傻傻分不清 小薏仁其實就是大麥仁
自由時報 – 2012年11月20日 上午4:26
〔自由時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全穀」飲食好處多多,但許多食品標示有陷阱,像超市常見的白色薏仁很多已經過精製,還有許多洋薏仁、小薏仁、珍珠薏仁根本不是薏仁,而是精製大麥仁!
每天攝取全穀,有助補充膳食纖維、幫助體重控制,還因升糖指數較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的罹患率。此外,對於國人容易攝取不足的維生素B1、B2、B6,全大麥、糙薏仁、全小米和全小麥的含量都比精製後更豐富。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組長許惠玉指出,全穀是指未經過精製,含有麩皮、胚乳以及胚芽等構造的「完整穀粒」,最常見就是糙米,或是名稱有「全」或「糙」字者的穀類,例如糙薏仁、全大麥、全蕎麥、全小米、全玉米、全燕麥…等,而且只有全穀成分達五十一%以上的製品,品名前才能標示「全」或「糙」,卻很少消費 者了解這些知識,例如很多市面上號稱的洋薏仁、小薏仁、珍珠薏仁,只是精製大麥仁,真正的「糙薏仁」應是紅色或褐色的。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則提醒,糙薏仁可降低糖尿病患空腹血糖值,全大麥可降膽固醇、控制血壓,全蕎麥除了降膽固醇、還能抗氧化。但如果 腸胃不好、腸躁症患者,或是嬰幼兒,食用全穀類可能需注意,而對麥類麩皮麩質過敏者,可攝取米類例如糙米、全小米,同樣可獲得全穀類營養。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九十九年制定的全穀食品的產業指引,目前還在宣導階段,包括了解產業現況、訂定合理的計算方式,以及對民眾宣導正確全穀觀念。
針對小薏仁實為大麥是否涉及標示不實,食藥局食品組營養科表示,珍珠薏仁、小薏仁是大麥仁的俗稱,只要符合內容物,並沒有違法。衛生署表示,將提交食品品名成份專家會議討論,研究建議業者在標示上「正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