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身上多處紅點當心紫斑症作怪


作者: 李盛雯╱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我怎麼全身布滿紅點,是出血還是過敏蕁麻疹?」18歲女學


生嚇得立刻就醫,經檢查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


ITP),起初用類固醇治療,一段時間後,身體變胖了,臉也


腫得像月亮,看見鏡中的自己,她喪失自信,鬱鬱寡歡,嚴重


影響人際關係,決定不再接受類固醇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肇松表示,這是


典型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病例遭遇的情境,皮膚出現大小


不一的紫斑是皮下出血症狀,臨床上許多原因會引起皮下出


血,常見為微血管脆弱導致破裂,其次是血小板減少性紫斑


症,多數是自身免疫系統出問題。


 


免疫系統錯亂產生對抗血小板的自體抗體,此抗體攻擊並加速


血小板破壞,造成體內血小板減少,進而引起出血症狀,輕微


者無症狀或出現皮下出血,嚴重者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少部


分皮下出血則為過敏性紫斑症,這類病人的血小板正常,並無


減少,常伴隨其他症狀如腹痛或過敏等。


 


不同疾病可能產生類似的皮下出血症狀,診斷ITP須先了解病人


病史,排除是否因服藥或急性、慢性感染,尤其病毒感染引起


血小板減少如登革熱、C肝等,再搭配理學檢查與實驗室檢


驗,才能確診和對症下藥。


 


傳統以類固醇為ITP第一線治療,超過七、八成病人治療後,血


小板會上升逐步達到正常數目;有些病人經類固醇治療卻不見


起色或無法忍受副作用,此時需考慮二線治療,包括脾臟切


除、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化學免疫療法等。


 


近年來對頑固性不易治療的ITP,可考慮使用如抗CD20的單株


抗體注射或刺激血小板母細胞的口服新藥eltrombopag來增加血


小板生成,尤其口服新藥,臨床研究顯示,每日口服一次,副


作用低,約兩週即可提高血小板數目,對生活品質有明顯改


善。


 


張肇松提醒,若身上出現多處紅點,經外力按壓後顏色不變,


就非一般過敏性皮疹,可能是出血性紫斑,應主動求診尋找病


因並積極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HAS 的頭像
    LOHAS

    lohas889的部落格

    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