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類中藥可補虛益損 但非沒病強身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月10日 上午12:13
補益類中藥,能誘發抗體、運行血氣,所以讓很多民眾都拿來
當作進補的藥材。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補益
類中藥能夠補益人體的陰、陽、氣、血,使用方式應遵循古籍
《黃帝內經》所說的「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的原則,但
真正有需要的人多屬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
張盈瀅醫師指出,補益類中藥通常可分為補氣類中藥、補血類
中藥、補陰類中藥、補陽類中藥,也就是用來補陰、補陽、補
氣、補血,對於體質虛弱的人而言,可透過這些補益物質補益
正氣,改善臟腑功能,進而調理虛弱的體質,從而達到養生的
目的。
也因此,有些民眾就認為經常服用補益中藥,可以達到有病治
病,甚至沒病強身的目的,事實上,補益類中藥主要適用在體
質虛弱的中老年人身上,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情況下才適合採
取的養生方式,至於身體強壯的人其實沒有必要額外去服用補
益類中藥。
張盈瀅醫師強調,養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飲食養生、運動
養生,最後才是藥物養生;飲食、運動養生既經濟又實用,所
以正常情況下沒有必要一定要服用補益類中藥。但如果是因為
某些特別原因而造成身體虛弱時,建議可以經過中醫師診斷
後,由中醫師指示酌量服用適合的補益類中藥。
在健康狀態下,就算是上年紀的中老年人也不需要隨便進補。
張盈瀅表示,現代人日常三餐所攝取的營養十分充足,已不再
需要特別進補來度過冷颼颼的氣候環境,除非是患有虛證疾病
的人或是身體相當虛弱的中老年人,這時候可經由中醫師協
助,慢慢逐步改善病症或調整體質。
張醫師指出,人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要順應自然界的變
化,人體也必須按照自然界的規律來調節生理的功能,所以,
以前就有人提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說法,這是人類作
息順應自然界的最簡單方式,而中老年人也一樣,如果身體處
於健康狀態時,就像是走得很精準的手錶一樣,並沒有必要進
行干預。
張盈瀅舉例,如果已經運作得很精準的手錶,實在沒有需要額
外干預手錶的運作,服用補益類中藥也是一樣的道理,身體健
康的中老年人,額外服用補益類中藥未必能夠享受藥補所帶來
的好處,也就是說,中老年人在健康狀態下沒有服用補益中藥
的必要性。
但如果中老年人的身體已經處於虛弱的情況時,可先從飲食養
生、運動養生著手,若仍然沒有效果,這時候才需要考慮服用
一些補益類中藥來滋補身體,以利身體恢復至正常的狀態。補
益類中藥也對於有虛證疾病的人有益處,可幫助身體恢復健
康,但使用上最好先向中醫師諮詢後依指示服用比較妥。
張盈瀅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如果需
要用到藥補,應先選擇食補,但兩者也可以互相配合,配合原
則可向中醫師請教,因為中醫有所謂「藥食同源」的說法,如
果真的必須選擇藥補,藥補跟食補互相配合是比較好的調補方
法。
張醫師指出,所謂「藥食同源」指的是有些食物不但是食品,
同時也可以當作藥品,所以食物可以分為兩種類,一種是青
菜、白菜、五穀類食物等,這些食物沒有藥性,可以提供人體
所需能量、維生素,為身體生長發育所必須攝取的物質;一種
是綠豆、西瓜等寒涼性食物,或是蔥、薑、羊肉等溫熱性食
物,這些食物具有藥性,可以做為食補方。
食補還有一些優勢存在,食物一般都無毒,但藥物則不同,中
醫有所謂「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就算是中藥材也不例外,雖
然大部分中藥材是純天然植物,並沒有副作用,但有些中藥材
的確不能夠大量或長期服用。
古籍《黃帝內經》就有提出,就治病而言,大毒治病,十去其
六,也就是用大毒的藥去治病,當病情好轉至十去其六時便不
可再用;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也就是用無毒的藥去治病,當
病情好轉至十去其九時就不必再使用,亦即不管是使用有毒的
藥或是無毒的藥,在服用方法上都有相關限制,由此可知藥補
不如食補。
傳統中醫認為,適當的飲食調養可使病情康復更快,這是食補
的優勢,但針對不同情況而必須採取不同的調補方式,依醫師
診斷後依據指示,適時讓藥補、食補互相配合,才是完善的方
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