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冬補健康吃》藥膳是輔助 非治病~


作者: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1月10日 上午12:04



前言︰


每到冬季,隨著氣溫下降,藥膳的生意日益興旺,購買中藥材回家燉補品的民眾也增加。傳統補品、藥膳,最好能針對個人的體質、年齡、性別以及時令等因素,給予適合的搭配與調整。


食用補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體力,調整體質,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鄭振鴻院長指出,吃補用意在於防病強身,益壽延年,但並非每人皆需同一種補品,且藥膳是輔助,非用來治療疾病。


中醫觀念認為,體質適合,服瀉肚子的大黃照樣有益身體,改善健康;體質不合,吃最補的人參、鹿茸也有副作用。吃補不當或過量濫補,必然產生不良反應。


醫師表示,補品藥膳主要透過食物特性,藥物的效用,食物助威,藥借食力,相輔相成達到養生保健的效益。有些民眾盲目吃補,卻不知藥材、食品有寒熱溫涼的區別。人體有寒熱虛實,天氣有春夏秋冬,按照個人健康狀況選用能改善體質,否則適得其反。


依照中醫的觀點,食物與藥物同具有「性」與「味」。四氣是指食物或藥物的寒、熱、溫、涼等四種性能特徵,是從食物作用於身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效果。味指酸、苦、甘、辛、鹹、淡,最初主要來自味覺器官對飲食的感受。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林秀瓊藥師表示,辛味者一般味道辛辣(如薑)或辛涼(如薄荷、冰片)用來發汗、解氣。甘味一般味道甘甜(如甘草、小麥),有緩和、滋補作用,也被用來調和藥性。酸則有收斂作用,用於止汗、止瀉,如烏梅等。


藥師指出,苦味藥材有瀉火、清熱、燥濕、通泄作用。如大黃、蒼朮。鹹則有瀉下通便、散軟化堅作用。如芒硝。另外還有一種淡味,有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作用,例如茯苓等。


藥師表示,藥味最早是由口嚐滋味而來,後來是從藥物實際的效用確定。所以一些藥的藥性與口嚐不符合,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蠣味鹹,麻黃味辛等。


性味主要藉由食物、藥材作用於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出來。能治療熱性病症的中藥,屬寒性或涼性;能夠治療寒性病症的中藥,則屬於溫性或熱性。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性質。


藥師解釋,寒涼藥材一般有清熱、瀉火、解毒類作用,用來治療熱性病症。溫熱藥材則一般有溫中、助陽、散寒作用,用來治療寒性病症




另外還有一種性質平和,作用緩慢的藥物,沒有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明顯,稱為平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性質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於熱、涼次於寒。


一般中藥的服用方式是一天一帖,早晚各煎一次,藥膳是在餐後兩小時或睡前一小時時服用,因餐後食物大部分已消化,較利於藥物吸收。藥膳不建議隔夜或冰凍數天後加熱食用,以免湯藥變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HAS 的頭像
    LOHAS

    lohas889的部落格

    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